如何解決擾人的隆根問題

人行道鋪面與路緣石等硬體被破壞就須花錢維修,造成破壞之樹木也須要修根,不幸行人因此受傷,還有理賠問題,不僅經費可觀且十分麻煩。如美國加州政府每年即需花費7 千萬美金處理因行道樹根造成的破壞問題,其中61﹪是用於硬體的修復,13﹪則用於路面破損而導致行人受傷之理賠,10﹪則用於將破壞鋪面之樹木移走與替換,8﹪用於為減輕破壞的防範,8﹪用於行政與相關問題調查。在洛杉磯,僅是人行道的修復每年就要花費2 千3 百萬,鄰近破壞地點之住戶,甚至因必須分擔此費用,而引發民怨。在美國因人行道鋪面破壞而導致路人跌倒受傷,政府必須理賠,平均每一個案之賠償金額即高達6245 美元,全加州合計約9 百萬,確是一個驚人費用,可見行道樹樹根對硬體衝擊應嚴肅面對(Dodge,2000)。 章錦瑜 樹種其根系對硬體破壞之影響 科學農業 50(11,12):1~6,2002 我們為什每年要花大把的鈔票浪費在必定會失敗及擾人的事情上呢? 順應大自然是解決之道 一、根系的自然生態現象 根系的本性向地.向水.背光 : 根系伸展之主因是缺水,當植物 缺水時根系伸展速度最快, 期能伸展至有水的地方延續生命.當根系伸展至地下水層時,根系就停止伸展了. 根系像人性,當環境愈舒適,根系愈不發展,其中水仍是 影響最大的因子 參考資料來源:中興大學農業經營學系 環境與根害的關係  某樹種在某地造成造成根害. 但種在它處則可能完全無害.  土壤, 植穴大小, 施工方式, 舖面種類, 維護管理方式, 植穴地被植物等, 都有關係. 東海學報科學農業50(11. 12) : 1-6. 2002 二、造成禍根因素 1.舖面之破壞最主要是受到那些緊貼舖面正下方40cm 以內,生長快速的根系所造成;由於舖面正下方的環境,溫度較高,且含水量高,頗適合根系生長,因此也加速根系之再次粗大 ,而造成舖面破壞(Bruce 與Armstrong,1998)。 2.地表下之土壤環境,溫度較高、且含水量高,對根系生長而言,是優於深層處之土壤,所以根群多在淺處伸展,並加速增粗,以致破壞舖面之力量更大。 3.一般性之氣候時,粘重土因水份下滲困難,土壤下層通氣亦差,根系不易往下發展,只得向上伸展,對人行道舖面與路緣石之破壞較大。 結論: 1、 根系因人為因素被長期覆蓋,舖面不透水, 不透氣,土壤缺水含氧量低。 2、 樹根長期缺水缺氣導致樹根隆起破壞硬體舖面。 三、改善的方法 1.在生長旺季勤於澆水,且水量多,可達土層深處,使深層處之土壤呈潤濕狀,必有利於根系向深處伸 展。 2.不要用不透水性之材料做舖面,並改善土質,使根易向下伸展,會減少植物對舖面之破壞。 3.土質疏鬆的砂地,因地表處較乾燥,根系反而喜歡往深處生長 砂質土壤則因排水通氣好,根系易往深處伸展,將小石礫與疏鬆土壤混合之栽培介質,較適合行道樹。改善土壤的質地,確能使根系更容易向下伸展,減少對人行道舖面的破壞。 章錦瑜, 2000 ,植物根群及其對構造物之破壞科學農業48(11,12):314~321 結論: 讓樹根域透水透氣,且讓深層處之土壤含水量高 --- 樹根向深處發展 四、實際應用 環保透水透氣舖面 讓地面充分透水且水分達深層土壤,使生長環境舒適,樹根本性向地, 向水,因為透水所以表面不積水,樹根往有水分之深層土壤生長,樹根不隆起. 以六分及二分碎卵石形成之主副集水層蓄積雨水,讓士壤涵養水分,使微生物生長活絡,分解雨水溶解之物質, 活化土壤,再為樹木生長條件加分。